首页 > FLAC自学 > 2.1 FLAC2D的多元视窗及环境设定 > 2.1.2 视窗第 II 区
2.1.2 视窗第 II 区
视窗第II区的内容(下图)可谓FLAC2D的核心,这一区称为工作区,它的内容是可以切换的,例如工作区可以切换为草图(Sketch)窗格、文字编辑器窗格、及视图窗格,亦即这三个窗格共用一个工作区的视窗空间。只要在Project窗格双击档案名称,则工作区将呈现该档案的内容。
|
依照上图所显示的项目,我们依序说明如下:
1. 执行按钮 :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箭头符号却是重中之重。执行(Execute)按钮只出现於文字编辑器窗格,因为只有文字编辑器的内容才需要执行编译及运跑,其它诸如Plot、Model、Sketch等窗格呈现在工作区时都不会需要执行编译/运跑工作。另外,我们也可以快捷键 Ctrl + e 来替代点击执行按钮。
2. 工作区的标题 :
标题为工作区内容之档案名称。如果工作区呈现的是图形,则标题显示该图形的档名; 如果工作区的内容是程式码,则标题显示该程式码的data档名。当我们对data档的内容作了变动,则该标题的右上方会出现一个 * 号,表示data档的内容已变动但仍未储存,我们可藉由 Ctrl+S 或 [File] --> 来储存档案并消除该 * 号。
3. 工作区下拉选单按钮
|
(3-1). : 选取 Model 可於工作区切换到 Model 窗格,在未建立任何 Model前,这个Model的窗格将空无一物。当我们有了Model的内容之后(如下图),则Model窗格即会显示Model的模型。
|
(3-2). : 点击 即延伸出 、 、 的选项。这里的 选项其实是与 [File] 标签里的 是完全相同的,请参考前面的说明。

(3-3). <Open/Import...> : 选取后会弹出电脑的目录供选取资料夹中的档案,这与 [File] 中的 <Open/Import...>功能相同。
4. 工作区分割控制钮 :
|
|
点击工作区分割控制钮会出现一个下拉选单,容许我们将工作区做上下左右来分割窗格(下图)。让工作区的左边多出一个窗格,如此类推。我们可以在各个窗格置入不同的内容。请注意: 这些分割的窗格中只有一个是当前的活跃(Active)窗格。
|
|
|
下图中,我们将工作区利用及 、分割为三个窗格,各放入 data档内容、位移图、安全系数图。这当中,目前活跃的窗格为右下方的图,因为其窗格的左上方安全系数 显示为蓝色斜体字且多了底线,在这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动作将只会对这个窗格的内容产生影响。若要切换活跃窗格只需点击该窗格即可。
分割窗格是一个相当有用的设施,它容许我们在文字编辑器窗格边辑程式码,边辑后按下执行钮即可同时在另一个窗格看到模型图形随著运算的进行产生变化,倘若图形的变化并非我们所预期的,我们可以随时按 [interrupt] 来中止运算,并著手程式码的再编辑,尤其是进行参数的测试时,使用分割工作区的方式可以让测试的效率大幅提升。
5. 动态工具列:
动态工具列位於工作区上方,这些工具依活跃(Active)窗格的内容而改变,譬如模型窗格的工具列即与草图窗格者有相当大的差异,底下将各窗格的工具列秀出,我们将於说明各该窗格时再详细叙述。
6. 行内指令提示符 :
行内指令提示符(Inline Help)只有在文字编辑器窗格才会出现,因为这个设施是为了帮助用户撰写程式码,因此它的位置是随著游标的位置上下移动,譬如下图中,当我们写到第10行的zone后点击该提示符,则会弹出zone的用法提示,接著再继续撰写到initial-stresses后点击该提示符,则显示zone initial-stresses的用法。
|
再举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行内指令提示符的方便性。在下图的第16行程式码,我们把游标置於ratio后面按行内指令提示符,弹出有关ratio指令的相关提示,我们以右键点击提示内的ratio-average则出现一个进一步查询操作的选单。这个选单中较有用的是 及 < Find Examples of Selected [F4] >。进一步的点击 < selection Reference [F1] > 则出现 ratio-average的指令(关键字)说明。
|
另若我们选择 < Find Examples of Selected [F4] > ,则进一步列出含有ratio-average的用法范例 (见下图),选择其中一个范例,则右侧出现该范例并凸显含ratio-average的程式码。
|